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建筑法》出台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潘?F

时间:2024-06-17 23:56:38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810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建筑法》出台 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一日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建筑法典,第一次把建筑市场的规范运作纳入法制轨道。

纵观整部《建筑法》,主要是围绕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为这些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全体公民切身利益。一段时间以来,在国内的建筑市场中,无序的挂靠、转包及承包单位和管理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有偿出借企业资质等危害建筑市场健康发展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建筑工程的质量低劣和安全事故频发。因此,如何建立严格的法律责任体系和制裁体系显得尤为迫切,而《建筑法》对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建筑法》用了民法通则中的连带民事责概念,对建筑市场中相互推诿责任的混乱状态起到遏制作用。如《建筑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大型建筑工程或者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可以由两个以上的承包单位联合共同承包。共同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的履行承担连带责任。”及第二十九条、第五十五条规定了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工程质量承担连带责任。

另外,如工程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串通,为承包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与承包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而建筑施工企业如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对因该承揽工程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的损失,建筑施工企业与使用本企业名义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建筑法》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对建筑活动中监理单位和承包单位串通谋取非法利益,对违法出借企业资质的施工企业、对违法转包和不规范分包的施工企业,均规定有关各方应承担连带责任。《建筑法》中有针对性的强制性法规规定,有利于实现市场进一步规范,从而依法洽理建筑市场。



中日韩《国际金融和经济问题的联合声明》

中国 日本 韩国


中日韩《国际金融和经济问题的联合声明》(全文)


  2008年12月13日下午,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在日本福冈举行,三国签署了《国际金融和经济问题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全文如下:

国际金融和经济问题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国和大韩民国三国领导人一致认为,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正面临严峻挑战,有必要以有效方式加强三国合作,应对当前形势。

  三国领导人强调,旨在稳定金融市场、恢复全球增长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与合作努力非常重要。三国领导人再次确认,三国将落实包括指导金融市场改革的共同原则行动计划在内的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宣言。

  三国领导人强调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以应对金融市场动荡的重要性。三国领导人对2008年11月14日在华盛顿举行的中日韩三国财长会取得的成果及近期有关扩大双边货币互换规模的决定表示欢迎。三国领导人还欢迎三国于2008年12月10日宣布定期召开三国间央行行长会议。三国领导人重申致力于与东盟各国合作,加快“清迈倡议”多边化进程,以有效监测本地区经济与金融市场。亚洲开发银行可在向亚洲地区受金融动荡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发展和贸易融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此,三国领导人呼吁尽早就亚洲开发银行的第五轮增资达成共识。

  三国领导人一致认为,应努力将当前金融动荡可能对世界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推动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促进地区合作。三国领导人认为,外界期待作为“全球经济增长中心”的亚洲国家发挥其作用,扭转世界经济下行趋势并使其重回可持续发展轨道。三国领导人认为,三国应为此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三国领导人对《中日韩改善商务环境行动计划》公开发表表示欢迎。

  三国领导人重申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宣言和利马APEC领导人全球经济宣言中关于投资和货物及服务贸易的承诺。此外,为反对保护主义,三国领导人宣布三国政府将继续努力,促使多哈发展议程尽早取得丰硕、平衡而全面的结果。三国领导人还认为,未来12个月内,三国政府应避免对投资和货物及服务贸易设置新障碍,避免采取新的出口限制措施,避免采取与WTO原则不符的措施刺激出口。

  三国领导人强调亚洲各国加强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合作的重要性。三国领导人确认了促进增长、扩大内需措施的重要意义,决心密切合作,加强三国合作,促进亚洲各国为克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之负面影响,实现亚洲自身可持续增长做出努力。为此,三国领导人重申支持东盟一体化稳步推进的重要性。

                             2008年12月13日于日本福冈


中国气象局与法国气象局气象科学技术合作协议

中国气象局 法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与法国气象局气象科学技术合作协议


(签订日期1998年2月19日 生效日期1998年2月19日)
  中国气象局和法国气象局(以下简称双方),根据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一日在北京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促进双方在气象科技领域的合作,
  认识到这种合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为其成员的世界气象组织的宗旨,
  确认这种合作将有利于加强中法两国的友好关系并促进两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合作基本原则
  双方将在平等、互利和互惠的基础上,并根据各自国家的法律和规章按本协议进行气象科技领域的合作。双方注意到两国气象部门的现代化计划,并将共同努力使双方气象科技合作协议发挥更大效益,以实现这些计划。

  第二条 合作基本领域
  本协议内的合作领域将视各自业务发展需要由双方共同决定。合作可以包括下列领域:
  (一)、灾害性气象信息交换,有关天气、气候预报的科研成果交流;
  (二)、数值天气预报及并行计算;
  (三)、气候变化和区域气候模拟;
  (四)、气象卫星遥感资料的分析、应用和交换;
  (五)、气象技术、管理人员的交流;
  (六)、气象仪器和技术装备;
  (七)、气象通讯技术,包括气象信息的传输、收集、处理、分发以及建立资料系列;
  (八)、双方同意的其它合作领域。

  第三条 合作方式
  合作可以包括下列方式:
  (一)、专家互访;
  (二)、人员培训;
  (三)、情报和资料交换(包括出版物和研究报告等);
  (四)、联合组织学术会议及专题讨论会;
  (五)、双方共同商定的其它形式的科学技术合作。
  访问或邀请的次数、学术会议和专题研讨会的次数及地点将每年根据预算情况而定。

  第四条 合作的实施
  为加强本协议下共同活动的组织和协调,为合作项目及对其进展情况进行分析,为实现本协议范围内的所有决定,双方决定建立一个气象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轮流举行不定期会晤。每次会晤的具体时间由双方协商并视预算情况而定。
  合作的评估将根据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一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科技合作协定》按各自国内程序进行。

  第五条 财务事宜
  执行合作活动时,各方将负担本方派出人员的工资及其它直接由合作活动引起的费用,如:国际或国内旅费、出差津贴、住宿、奖学金、社会保险和紧急医疗费用。法方将向法国驻华使馆寻求一定的资助,其性质和数额将每年视项目资金而定。

  第六条 合作成果的知识产权
  在本协议的有效期内,除非另有协议,双方将对合作活动所取得的气象资料、信息及报告保密。
  合作活动的成果包括经济上的收益,应由双方按照参与这些活动的比例进行分享。经双方同意,科技成果可以联合发表。任何一方未事先征得另一方的同意,不得将合作活动的成果发表或转让第三方。

  第七条 协议的执行和期限
  本协议自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五年。经双方书面商定可对本协议进行修改、增补或延长。协商同意后的修改意见将作为本协议的附件。
  在五年的有效期内,如任何一方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终止本协议,则本协议自终止通知发出之日后第九十天失效。
  本协议的终止应不影响此前已经开始的合作活动的期限的有效性,双方另有协议的除外。
  在任何情况下,本协议不能违反双方间任何一方目前或将来在气象学领域签订的政府间协议。
  本协议于一九九八年二月十九日在巴黎签订,一式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法文写成。两种文本同等作准。

    中国气象局局长        法国气象局局长
    (温 克 刚)       (让·皮埃尔·贝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