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及调整有关组成人员的通知

时间:2024-06-30 21:34:1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701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及调整有关组成人员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更名为
国家减灾委员会及调整有关组成人员的通知

国办发(2005)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家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开展重大减灾活动,指导地方开展减灾工作,推进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和工作需要,国务院决定对国家减灾委员会的组成单位和人员进行相应调整。现将调整后的名单通知如下:

  主 任:回良玉(国务院副总理)

  副主任:李学举(民政部)

      张 勇(国务院办公厅)

      沈国放(外交部)

      李盛霖(发展改革委)

      李学勇(科技部)

      贾治邦(民政部)

      易小准(商务部)

  委 员:赵沁平(教育部)

      孙来燕(国防科工委)

      刘金国(公安部)

      肖 捷(财政部)

      负小苏(国土资源部)

      黄 卫(建设部)

      胡亚东(铁道部)

      冯正霖(交通部)

      奚国华(信息产业部)

      鄂竟平(水利部)

      范小建(农业部)

      王陇德(卫生部)

      张力军(环保总局)

      张海涛(广电总局)

      王德学(安全监管总局)

      邱晓华(统计局)

      雷加富(林业局)

      李家洋(中科院)

      刘玉辰(地震局)

      许小峰(气象局)

      冯晓增(保监会)

      孙家广(自然科学基金会)

      王 飞(海洋局)

      李维森(测绘局)

      杨建华(总参谋部作战部)

      朱曙光(武警部队)

      冯长根(中国科协)

      江亦曼(中国红十字总会)

  秘书长:贾治邦(兼)

  国家减灾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由民政部承担。



                      国务院办公厅
                     二○○五年四月二日

北京市实施《国营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

北京市财政局 等


北京市实施《国营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
北京市财政局 中国建行北京分行



为贯彻实施财政部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联合制定的《国营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结合北京市的具体情况补充规定如下:
一、凡经批准在北京地区从事城市建设综合开发业务的中央和北京市的国营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公司)均执行本补充规定。
二、开发公司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单位。开发公司必须按国家规定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无执照的开发公司,建设银行不予开户。
三、开发公司必须执行北京市财政局和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制定的《北京市国营城市建设综合开发企业会计制度》(简易)和《北京市国营城市建设综合开发企业成本核算办法》(以下简称“会计制度”和“成本核算”办法另行下达)。
四、开发公司的自有流动资金,一般地不应低于全部流动资金的百分之三十,不足这个额度的应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年内(暂定予以补齐。自有资金的来源除公司主管部门核拨者外,还有下述四个来源。
1、在国家已经作出免征所得税期间和今后税务部门特批的免征所得税的期间,所免征的税金,全额转作自有流动资金。
2、贯彻执行“会计制度”和“成本核算办法”对本开发公司历年经营进行清理、核实,所得盈余为“以前年度结余”。从“以前年度结余”中提取一部分,转作自有流动资金。提取的比例或额度由开发公司的主管部门提出方案报同级财政和建设银行批准。
3、同开发公司联营的企业单位所提供的资金,可视同开发公司自有流动资金。
4、开发公司每年从生产发展基金中提出一部分资金补充自有流动资金,提取的数额应与同级财政和建设银行商定。
五、开发公司必须在当地建设银行开立账户(外汇在中国银行开户),办理结算业务,接受建设银行监督。
六、开发公司按国家规定编制的年度财务计划和年度财务决算,应报建设银行审核批准,审批的程序是:
1、中央在京公司:在送开户建设银行审核签注意见后,由公司的主管部门审查汇总报送建设银行总行审批。
2、北京市市级公司:先送开户建设银行签署意见,然后报建设银行市分行审批,同时抄报市财政局、审计局、税务局、统计局各一份。
3、区(县)级公司:送开户建设银行审批,报市分行备案。
七、土地开发的取费标准和商品房的售价,按照有关规定报经上级有权部门批准。(利润最高不得超过百分之八)。
八、开发公司只能在规划设计、土地征用完成后,才能同购房单位签订售房合同(或协议),才能预收购房款。在房屋交付以前,购房款应分次收取,具体次数和每次的数额(或比例)由售购双方议定,但累计不能超过百分之九十五;其余百分之五在房屋交付时结清。
九、开发公司已建和在建的商品房、搬迁房、拆迁房;已开发的土地及临时设施材料设备等均不得作无偿调拨已被占用和无偿少偿调拨的,要进行清理,不得挤占他项成本或增加销售费用。
十、开发公司税后利润的分配应由其主管部门按照实际情况提出分配方案报同级财政和建设银行批准,用于生产发展基金和后备基金的比例不得少于税后利润的百分之六十。职工奖金由提取的企业奖励基金中支付。
十一、开发公司进行自身的基本建设或更新改造项目,应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所需资金来源必须正当。分存符合规定,不得使用预收开发资金和自有流动资金。
十二、开发公司的附属内部独立核算单位,其财务管理可按有关规定执行,所实现的利润必须并入开发公司总利润中,不得隐瞒。
十三、本补充规定自一九八六年一月一日起实行。



1986年6月12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和安置任务有偿转移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新政办发〔2004〕148号

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和安置任务有偿转移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事关军队和国防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为做好我区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自治区民政厅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和安置任务有偿转移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此《办法》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四年十月十二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和安置任务有偿转移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鼓励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和规范退役士兵安置任务有偿转移资金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10号)文件精神,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退役士兵安置任务有偿转移资金是指依法承担安置退役士兵指令性任务的单位,因特殊原因不能落实当年安置计划,自愿实行安置任务有偿转移,并按规定缴纳的退役士兵安置专项资金。
  第三条 安置任务有偿转移资金缴纳标准和使用范围,要严格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新政办〔2000〕108号)精神执行。
  第四条 领取一次性经济补助的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是指按照国家规定应当由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安置就业的士官和义务兵。
  第五条 自愿申请退役士兵安置任务有偿转移的单位,由同级安置部门核发“退役士兵安置任务有偿转移缴款通知书”。申请单位应按通知书规定的时间、金额,将安置任务有偿转移资金一次性足额划转到指定的“退役士兵安置任务有偿转移资金”财政专户。款到后,由退役士兵安置部门开具自治区财政厅统一印制的票据。过期不办理缴款手续的单位,按照《自治区退役士兵安置任务有偿转移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进行强行划扣,并追究单位领导责任。
  第六条 有偿转移资金年终结余,可结转下年度使用。资金的收支必须符合财务管理规定,并接受同级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财政专户内资金按规定计息,利息并入本金使用。
  第七条 为确保城镇退役士兵安置任务有偿转移工作的顺利进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城镇退役士兵安置保障金制度。城镇退役士兵安置保障金来源为:
  (一)同级政府安排的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
  (二)依照有关规定收取的安置任务有偿转移金;
  (三)通过其他合法渠道筹集的资金。
  第八条 安置任务有偿转移资金的使用范围:
  (一)用于支付自谋职业退役士兵的一次性经济补助;
  (二)用于超计划承担政府指令性安置任务单位的经济补偿;
  (三)用于退役士兵就业前教育和技能培训。
  第九条 安置任务有偿转移资金的支出,由退役士兵安置部门提出资金使用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核拨。
  第十条 超额承担指令性安置任务的单位,多接收一名退役士兵,一次性补贴10000元,多接多补,以资鼓励。
  第十一条 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参照标准:转业士官(基数25000元)+(服役年限×1500元);复员士官(9年以下的)(基数12000)+(服役年限×1000);义务兵(基数15000元)+(服役年限×1000元)。服役期间立功的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的增发一次性经济补助,其中荣立个人一等功以上(含一等功),增发基数的20%;荣立个人二等功,增发基数的10%;荣立个人三等功,增发基数的5%。有多次立功者,按最高一个等级增发,不累计。
  第十二条 退役士兵安置主管部门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规定,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安置任务有偿转移资金征收率,做到应收尽收。
  第十三条 下列退役士兵不发放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
  (1)不符合我区城镇接收安置条件的(含因特殊原因易地安置的);
(2)对已下达安置计划,明确安置单位,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组织分配的;
  (3)不符合申请自谋职业的其他人员。
  第十四条 城镇退役士兵要求自谋职业的,与安置地民政部门签订《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协议书》,凭安置部门填发的《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证》领取一次性经济补助,并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享受自谋职业优惠政策。
  第十五条 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的,由其户口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费,凡领取了一次性经济补助的,不再安排工作。
  第十六条 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对安置任务有偿转移资金征缴工作的领导,并按照有关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第十七条 各级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退役士兵安置任务有偿转移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民政厅、财政厅在各自职能范围内负责解释。各地、州、市可参照本办法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具体实施办法,并报自治区民政厅、财政厅备案。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自治区原有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按本办法执行。